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晨彩 7小时前 :

    近年這類internet cartoon太熟口熟面了哈哈哈,對電子產品侵入兒童世界的批判不算犀利,明顯再狠毒一點無妨 specially private那一環太輕輕帶過了,發展很典型的人機友情故事,人類朋友可寫的不少卻沒有深入探討下去,大概始終是子供向

  • 馨楠 9小时前 :

    How to be a friend?

  • 蒲彦君 9小时前 :

    纯黑库克,机器人就是大白加代步车加投影仪加手机的设定,小孩子野外冒险,攀高跳断崖也太危险了又不是魔法世界,男主家庭设定跟大家格格不入就离谱,而且他爸用电脑把泡泡总部电掐了就是扯,强行前后伏笔,还有他家羊吃电线也好刻意,社交网络使用过度确实是一个问题,善用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好吧?

  • 美云 6小时前 :

    继瓦力之后又一部让人哭瞎的机器人动画。彷佛在看每一个依赖手机、网络、社交软件与世界联结的我们。可友谊没有算法,人类的感情无法被数据计算。只有放下屏幕再度面对面的我们才能获得最真诚的交流。渴望融入的怪胎才是不孤独的人。从这个意义上我也好想回到没有网络的原始森林。Bubble,Apple,希望每一个掌控世界技术变革的公司运营者都是真诚希望人类享受科技便捷有良知的技术员。愿世界远离官僚体制。

  • 楠萱 9小时前 :

    #大家都很孤独##HOW TO MAKE/BE A FRIEND#

  • 耿碧玉 1小时前 :

    差不多三星半吧 阿荣背着巴尼从森林里出来的时候狠狠撞了我一下 最后拔挺高 泡泡公司全程工具人 不要太影射苹果公司哦🙄

  • 繁宛凝 1小时前 :

    It goes back to original subject: how to make a friend? 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会了。立意新颖,可惜结尾生硬了。借动画讲出了那些明目张胆的监听和监视,哈哈哈哈

  • 泥芳润 8小时前 :

    设定真是太惨了。Also, BORING?

  • 沙巧云 6小时前 :

    水平必流水线要稍好,算是高质量流水线吧,动人的点抠得很细,泪点足够冲击力。看一半感觉和free guy有种精神内核的相像,到了后面甚至有点形似,甚至对机房都是呢么抽象(指离谱)。回到最开始,我就觉得这个靠着算法交朋友的怎么看怎么恐怖,再一想,现在好像已经有苗头了,更怕了。

  • 答长霞 0小时前 :

    科技越发展,人类越寂寞,人要获得友谊终归是要走出去多交友,不能沉迷于电子产品

  • 雪莲 0小时前 :

    3.5星吧。影片对白十分简单,我用的是机翻字幕,后来几乎不用看也能听懂。对于故障的AIBOT的描绘过于美好了,比起一个算法文件缺失的BOT,它更像一个智力不高的人类,在这种包装下影片顺水推舟地讨论了朋友、社交、成长、亲子关系等话题。故事比较老套,除了角色的感情刻画是重点还不错外,冲突部分也过于童话了。但是有一句台词我印象很深刻,那就是“孩子也会用他们的方式保护父母”。这句话对我的冲击远超该片其它的所有内容,亲子问题由来已久也有过太多的讨论,大多数都是站在某一方的角度来要求另一方改变,但是这句话好比是有个第三方,他同时看到了两方的矛盾与统一,给了看待这个问题的独特视角或者说关注到了其中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细节。

  • 泰修竹 4小时前 :

    看来小米的产品设计确实是有一套

  • 柴兴学 5小时前 :

    𝐹𝑟𝑖𝑒𝑛𝑑𝑠ℎ𝑖𝑝 𝑖𝑠 𝐴 𝑡𝑜𝑤 𝑤𝑎𝑦 𝑠𝑡𝑟𝑒𝑒𝑡,友谊是条双行道。

  • 系美华 2小时前 :

    比如主角哮喘喘不过气对阿荣说“我们都是垃圾”。这只是两个共鸣点,还有很多个感动的点!!)

  • 诚震 6小时前 :

    前半段剧情俗套,但我很吃,哭得稀里哗啦。但是吧…这后半段也太扯了,强行圆满……

  • 盈巧兰 9小时前 :

    大数据的产物,什么都对,人物弧光也好两难选择也罢,非常的恰当贴切,但是,就是无法令人聚精会神。形似而神散了吧。

  • 望悠馨 7小时前 :

    创意真不错,还蛮期待着以为我们有这样的B宝,不过拥有了这个东西,生类估计也不 长远了

  • 狄惜筠 3小时前 :

    总体来看不温不火,许多内涵Facebook和苹果的桥段。故事从主角和Ron闯入森林开始逐渐失控,就人机关系和成长话题的探讨都太过流于表面了。

  • 硕伟博 2小时前 :

    分两块:家庭、人机这部分做得既富有想象力又充满温暖与笑点;而揭露社会讽刺商人还有校园友情的那部分就做得幼稚又乏善可陈。最后的营救戏以及机器人牺牲自我的戏码更是刻意满满,甚至让我感到反感。

  • 邬月灵 7小时前 :

    结尾扣一星,强行煽情真没必要,故事就停留在找到云端数据恢复罗恩就好了,最后也没有彩蛋。大数据时代没有人可以拥有隐私,喜怒哀乐也不应该被社交所绑架。罗恩的数据不是代码,而是巴尼告诉他的一件件小事时,真的好好哭。罗恩喊阿布扎龙的音调太好笑了哈哈哈哈哈,罗恩是按照低配版大白设计的吧?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